【走進鄉村看小康】三十萬菌棒產業 助30余村民家門口就業
摘要:近日,記者走進位于太和土家族鄉的菌棒廠,廠房里整齊地擺放著由木屑、麥麩、石灰等原材料制作的菌棒,工人們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有序地忙碌著,村民樊明厚就是其中一員。他在得知在自家附近建設了菌棒廠的消息后,他第一時間報名參與務工,并通過學習和練習,成為了廠子里一名熟練的技術人員。

古生村依山傍水,有上千年歷史??倳泚淼酱迕窭畹虏?。房子雕梁畫棟,院落干凈整潔,植物生機勃勃,看到一家七口“四代同堂”,他十分高興??倳浾f:“這里環境整潔,又保持著古樸形態,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。
-
王德桃和工友正在給菌棒脫袋
http://upload.xfjw.net/2021/0923/thumb_630_420_1632385235323.jpg img/water1.png -
樊明厚和工友們正在整齊擺放菌棒
http://upload.xfjw.net/2021/0923/thumb_630_420_1632385235624.jpg img/water1.png -
大棚里整齊擺放的菌棒
http://upload.xfjw.net/2021/0923/thumb_630_420_1632385235673.jpg img/water1.png -
查看菌棒情況
http://upload.xfjw.net/2021/0923/thumb_630_420_1632385235148.jpg img/water1.png -
擺放整齊的菌棒
http://upload.xfjw.net/2021/0923/thumb_630_420_1632385235736.jpg img/water1.png -
長出蘑菇
http://upload.xfjw.net/2021/0923/thumb_630_420_1632385235921.jpg img/water1.png
奉節網訊(全媒體記者 何燕 陳芳)近日,記者走進位于太和土家族鄉的菌棒廠,廠房里整齊地擺放著由木屑、麥麩、石灰等原材料制作的菌棒,工人們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有序地忙碌著,村民樊明厚就是其中一員。他在得知在自家附近建設了菌棒廠的消息后,他第一時間報名參與務工,并通過學習和練習,成為了廠子里一名熟練的技術人員。
“我主要負責菌棒廠的烤爐工作,空閑的時候就幫著制作菌棒種。別看我已經66歲了,但干起活兒來不輸年輕人呢。”樊明厚笑著說,在這里足不出村一年四季都有活干、有錢賺,確實好!
樊明厚所工作的菌棒廠正是2020年6月落戶太和土家族鄉的三十萬菌棒生產項目,屬魯渝東西協作扶貧對口支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。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,建設地域在金子村、石盤村交界處,占地40余畝。項目計劃生產線是十條,年生產各類菌棒三百六十萬棒,產量在7200噸左右,年產值大概在7200萬左右。
“菌棒廠于2020年7月開工建設,2021年4月正式投入營運生產,主要生產香菇、木耳、黑皮雞樅、羊肚菌等各類食用菌。”菌棒廠現場負責人易公月說。
和樊明厚一樣,村民王德桃也因產業發展而獲益。“從廠子建好后就在這里上班,這些天主要是給菌棒脫袋,每個月可以掙兩千多元,又可以照顧好孩子,真的很不錯。”
據易公月介紹,目前菌棒廠已投入生產線兩條,已生產菌棒11萬多棒,上半年種植和菌棒生產總產值達3000多萬,更帶動周邊30余村民就近上班。待項目全部投產后可解決當地群眾70人就地務工,人均年收入約4萬元。
“菌棒生產建設的發展,順應我鄉現代農業發展潮流,對壯大鄉企業群體、推進項目建設進程、增加財政收入、吸納剩余勞動力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。”該鄉相關負責人表示,太和土家族鄉將發揮鄉村振興主力軍作用,依托菌棒生產產業,積極打造菌棒全產業鏈,有力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,推動產業振興,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。
編輯:謝模燕
網友評論